近段時間以來,CBA的多數新動態,皆是圍繞著外援引進以及到隊磨合來展開的,這屬于各支球隊當下的工作重點,當然,有關全運會男籃的消息,同樣備受球迷留意。
剛把簽證貼進護照,首鋼新的大外援已然訂好了9月15日飛赴北京的機票,這相比于原計劃可是提前了一周時間。俱樂部內部的表格上記載著:抵達北京便對其進行隔離,隔離完畢后直接將其拉到順義基地展開合練,絲毫不浪費一分一秒。球迷所擔憂的是,他究竟能不能趕上10月13號在丹東舉辦的季前賽,而答案呈現在流程表之中:只要航班不會熔斷,21天的閉環時間足以讓他去踩場。也就是說,首鋼內線的最后一塊拼圖,最快在十月初便能夠亮相 。

斯佩爾曼將簽證頁曬到限時動態,其定位是亞特蘭大,所配文字只是飛機的圖標。有熟悉他的球探講,這人情緒都表現在臉上,真要是開心了才會發圖。上賽季他于韓國時,場均能拿到19分加9個籃板,三分球命中率為38%,在決賽的三場比賽里投進了15記遠投,直接把對手的中鋒拉出去牽制住。不過他的短板也很顯著:護框能力不行,臂展有220厘米但場均封蓋次數不到1次,對手打擋拆時專門挑他來針對。首鋼察覺到了這一情況才同時開啟第三外援的尋覓工作,將目標鎖定為一名身高二百一十一厘米、臂展二百三十五厘米的身體素質出色且球風硬朗的黑人球員,此人當下在西甲能夠穩固地占據首發位置,在蓋帽排行榜上位列第三。俱樂部所給出的預算上限是除去稅款之后每月十二萬美元薪金,這一比斯佩爾曼低一個檔次,并且承諾其出場時間不少于二十分鐘,這就相當于告知對方:到這兒來僅僅是為了收拾殘局的,數據不需要奪目,只要把籃下的漏洞填補好就行。

京城球迷有著一邊倒的觀點,那就是斯佩爾曼能使進攻得到升級,而第三外援才是防守方面的答案。倘若兩人錯峰出場,首鋼隊的內線終于能湊齊攻防兩節完整的拼圖片段,而不用再單單依靠邱天一個人來回進行補給空缺。更具現實意義的是,秦總今年恰處合同年,所以球隊的成績會直接決定他能否拿到下一個三年的續約合同,因此砸錢時他毫不猶豫。有內部人士透露,新的大外援的簽字費已經打到了經紀團隊的賬戶當中,只要其體檢能夠通過,那么官宣隨時都會落地開來。
將視線挪移至南方,趙睿于廣州塔之下接過了第九棒火炬,整個過程用時不到60秒,然而卻登上了當晚熱搜的第二位。在現場的視頻當中,他左手高高舉起火炬,右手緊握成拳,其手臂的肌肉線條顯著地比上賽季粗壯了一圈。央視的解說隨口講了一句“這樣的體型去打三號位已然足夠用了”,彈幕瞬間大量涌現。趙睿在賽后面對廣東體育頻道的鏡頭時,把話說得十分直接:火炬手既是一種榮譽,同是也是一重壓力,在全運會之中倘若不能奪冠那便是失敗。廣東男籃被劃分至死亡半區,在小組賽期便要遭遇浙江,至于半決賽很大概率會對陣遼寧,他場均的出場時間預估會飆升至35分鐘以上。教練組給出的方案是,常規賽的時候讓他去打二號位,到了決勝陣容則直接把他推到三號位,利用體型去碾壓對面的小后衛,這一招在去年最后的總決賽當中已經經過試驗了,勝率為100% 。


有人進行了一番計算,得出這樣的結果,要是廣東能夠成功衛冕,那么趙睿僅憑個人所獲得的獎金,再加上商業代言這一塊,至少會多收入800萬;可要是一旦遭遇失利,迎接他的將會是如潮水般鋪天蓋地的“隊長背鍋”彈幕,毫無停歇。競技體育呈現出的就是這般赤裸裸的現實狀況,火炬傳遞時所擁有的榮耀光芒有多么耀眼,輸球之后所遭受的口水攻擊就會有多么惡毒。

把兩條消息合并成一條,能夠從中瞧出兩條暗中清晰的線索。其一,首鋼妄圖趁著廣東內線出現老化的狀況,去搶奪一個機會窗口,采用斯佩爾曼與黑塔這種雙外配置,專門針對宏遠較為薄弱的四五號位展開進攻;其二,廣東憑借趙睿所具備的體型優勢,通過錯位的方式去打擊北方球隊呈現的小陣容,以此種以攻代守的策略應對。兩邊都處于一種的態勢,所賭的是同一個答案:究竟是誰能夠率先掐住對方的關鍵要害之處,誰就能夠將今年的總冠軍提前納入自己的囊中。
再往更遠處去看,CBA的外援政策在下一季是有可能再次削減工資帽的,會將稅后總額降到500萬美元,這其中意味著今年或許就是最后一季能夠同時供養三位拿著高薪的外援來助力陣容的窗口,首鋼隊投入金錢的速度,就等同于是在告訴其他隊伍:一旦錯過這個時機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廣東隊這邊則是在押注本土的陣容班底,趙睿、胡明軒、徐杰這三個人加起來的年薪還不到600萬人民幣,性價比高到突破天際了,只要能夠衛冕成功,那么在未來的三年即便外援政策收緊了,他們也能夠憑借本土的核心力量來維持競爭力。

球迷更為在意的是,這般操作同主隊究竟存在怎樣的關聯,一言以蔽之,倘若你主隊的內線依舊是遲緩、白胖且軟弱的,又或者外線缺乏那種一旦形成錯位就能強力吃掉對手的大體型后衛,那么遇上北京隊和廣東隊便會遭受反復的針對性打擊。賽季開啟之前仍剩余40天,各隊的經理人桌上都擺放著兩份名單,一份是尚未簽訂工作的護框藍領,另一份是身高在2米以下的射手群體,其價格已被壓低至歷史低點。想要趁機獲利,當下便是最后的期限。
最后來講講稍微冷清著點兒的情況。全運會男籃賽事于9月21日開始進行,CBA季前賽在10月13日開始展開,二者中間僅僅間隔22天,那些國手們在打完全運會之后立刻就要飛往賽區,體能方面的缺口一下子達到最大值。就在這個時候,陣容的深度比起任何戰術都要來的更有作用,哪個隊伍里的年輕人能夠頂住10分鐘,哪個隊伍的核心人物就能多緩一口氣。冠軍的天平,早在夏天的時候就已經悄悄地發生傾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