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足球日報下午,中國足球協會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中國足球協會關于公開選聘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的公告》。中國足協稱:“為大力加強新周期國家隊建設,有效快速提升國家隊競技實力和水平,打造作風優良、能征善戰、為國爭光的國家男子足球隊。經研究,中國足協將公開選聘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公告明確了新任主帥的帶隊目標:“持續提升國家男子足球隊競技水平和國際足聯排名,完成2030年世界杯參賽目標任務。”
公告同時明確了報名條件與要求——新帥必須持有職業級教練員證書且執教執照在有效期內;具有國際足聯、洲際足聯主辦的國家隊正式賽事決賽階段主教練執教經歷或有歐洲、亞洲高水平聯賽主教練執教經歷;原則上60周歲以下,國籍不限,須全職工作;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身體健康,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無興奮劑違規問題,無違法犯罪記錄和可能影響正常履行國家隊相關職責的法律糾紛;深刻把握現代高水平比賽技戰術特點、競爭態勢和發展趨勢,秉持積極主動的比賽理念和技戰術風格。
中國足協一紙公告,國足的命運再次發生轉折。在伊萬科維奇已經告別中國足球近3個月之后,國足并沒有等到新征程中的領導者,而是一份并不新鮮的選帥公告。
公開選聘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并非創新之舉,無論是各級青年隊還是男足、女足的成年隊都曾經采用過這種方式。以中方教練員組成的技術小組甚至還曾審核競聘者制作的PPT,其中的“佼佼者”就包括已經接受法律判決的中國男足前任主帥李鐵。
從某種層面而言,公平、公開的方式是國字號球隊教練員更換過程中的必要程序。但在業務范疇內存在的問題也很多,畢竟優質的人才在各個項目中都屬于稀缺資源,而足球領域中這一現象則更加凸顯。國字號球隊追求的就是成績,并且在籌備時間上的要求相當緊張。在這一背景下,無論是歐美強隊還是其他球隊的換帥大部分都是足協層面直接運作,公開與否對結果影響并不大。
對于中國足球而言,這樣的矛盾同樣存在。相比于此前,足協由于在金元足球泡沫破裂以后在資金支持上有所減少,國內年輕球員的整體實力并沒有顯著的提升,本土教練員在業務能力上還不具備帶隊指揮大型賽事的能力,當這些問題集中在一起,足協公開選聘工作的相關難度都將進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選聘公告中對于年齡的要求在60歲以下,這或許是吸取了伊萬科維奇高齡執教的教訓,但在另一方面也將穆里尼奧、勒夫等知名的教練員提前排除了名單之中。當然,這樣的構想即便存在也很難推進落實。

事實上,以伊萬科維奇離任之后,國足的選帥工作便從未停止。東亞杯找來了久爾杰維奇短暫接班,安東尼奧等教練員也與國足帥位產生了傳聞。試想一下,如果這一過程中足協及時說明選帥進度,并且確認公開選聘的方案,所引起的爭議和猜疑不會如此之多。
如今問題的關鍵恰恰是長期的等待并沒有任何結果,而從9月5日發布選聘公告到9月20日報名結束,足協留給相關人員的時間只有15天。如果真的有外籍教練員通過這一渠道獲知信息,留給他準備的時間也相當緊張。因此,有媒體人表示,足協現在發布相關公告,或許是已經有了初步準備。
全球海選也好,精準選拔也罷,國足換帥的程序問題終會結束,關鍵是在于能否選擇到適合中國足球的“真命天子”。足協此次公開選帥的目標持續提升國家男子足球隊競技水平和國際足聯排名,完成2030年世界杯參賽目標任務。對于潛在的繼任者而言,這一工作的優勢是時間充分,畢竟2030年世界杯預選賽還有兩三年的時間,國足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重建。但問題也恰恰在此,在漫長的籌備期中,無論是足協領導層還是廣大球迷都不會對國足降低期待。小到各級熱身賽,大到2027年亞洲杯,國足未來的征程注定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主教練如果想要一直安坐釣魚臺注定難以實現。
更加尷尬的是,中國足球在有限條件下對于主帥有著太多的要求。既要有過硬的技戰術能力,又要能夠善于使用年輕球員。既然有豐富的執教經歷,又要在薪水要求上符合足協標準。而對于外籍教練員而言,“為愛發電”的理念并不存在,是否接受這份工作還是要看各方面條件是否滿意。
困難重重但仍要推進,這是國足換帥的現實處境,公開選聘只是手段,這一工作的核心還是在于認清現實,集合各方面力量推動本土球員的能力提升和歸化球員的引進,無論是誰當主帥,都有足夠的牌可以打才行。
來源:新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