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足的選帥工作至今沒有完成,已經嚴重影響了球隊的備戰和訓練。據最新消息顯示,國足選帥拖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足協聘請外籍總監的計劃以失敗告終,這直接導致國足在考察外教候選人等方面出現困難。

今年8月,足協第一次對外“放風”,稱將聘請一位外籍人士擔任足協技術總監。很快,這個人選就浮出水面,他就是曾在中國足協任職的比利時足球名宿克瑞斯-范布維爾德。當時足協的打算是,由這位外籍總監“牽頭”進行選帥工作,可以利用其在歐洲的人脈資源讓國足獲得更多優質候選人。因此,對于克瑞斯的“二進宮”,外界充滿期待。

實際上,克瑞斯確實曾抵京與中國足協進行協商合作,但最終給他的職務不是總監,而是一個類似“顧問”的閑差。10月,足協正式組建選帥工作小組,并未有確切消息稱指克瑞斯名列其中,小組基本上由足協技術部門和傅博、王寶山等國內人士把持,足協與克瑞斯的合作疑似已經結束。
而在近日足球日報,據多位媒體人的消息證實,克瑞斯實際上已經“跑路”,不僅無法繼續與足協合作,也連帶導致足協聘請外籍總監的計劃泡湯。要知道,在足協原本的計劃里,應該是由外籍總監領導選帥工作的“全局”,足協下屬部門的技術總監、外籍講師等協助工作,共同完成這次國足選帥。正因如此,足協此前將聘請外籍總監提升到一個非常靠前的位置,甚至排在選帥工作之前,沒想到卻遭遇這樣“雞飛蛋打”的結果。

在這樣的背景下,目前足協內部唯一適合在選帥工作中“挑大梁”的,也僅剩擔任國字號球隊總監的傅博。畢竟,傅博此前多次參與國足選帥,工作經驗很豐富,但這顯然與足協最初的計劃不符,只能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