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一成為國足主帥的背后:決策權不在中國足協,宋凱如釋重負
文/姜詩華
千呼萬喚始出來,歷經了幾個月的國足選帥劇本,如今終于謎底揭開。北京國安名宿現青島西海岸主教練邵佳一,成為了中國男足新一屆主帥。坦率的講,這個結果使得球迷對于國足的預期大大降低。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邵佳一成為國足主帥的背后:決策權不在中國足協,宋凱如釋重負.
作為履新不久的足協負責人,宋凱其實有自己的國家隊選帥思路,從當初足協公布的幾個條件看,其實更傾向于外教。據悉,中國足協搞的國足主帥全球招聘,專家組根據打分等給出測評,前三名都是來自歐洲的教練。中國足協也把這三名外籍主帥上報總局了。但問題是,在國足選帥的問題上,足協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總局領導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更相信土帥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足協的方案只能再度調整,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邵佳一、李國旭和李霄鵬的版本,最終選擇了邵佳一。那么,誰決策誰主張誰負責,新一個世界杯周期的沖擊責任,中國足協無需背鍋。現在的宋凱應該如釋重負。
其實,足協失去國家隊主帥決策權在陳戌源時代就已經有過先例。當時李鐵下課之后,時任足協負責人傾向于外教出任國足主帥。但是更高層繞過足協欽定了李霄鵬出任救火教練。這一次,再次上演相同的劇本。當然,相關的公告還是由足協發布,足協在官宣中說:中國足球協會綜合考慮以往國家隊主教練選聘經驗和教訓、中國男子足球現狀與水平、國家隊長遠建設與發展、教練員素質與執教能力、專家組意見等因素,經慎重研究,決定聘任邵佳一為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
前前后后折騰了幾個月,是夠慎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