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魯蜜報道18日晚,2025“熊貓”杯國際邀請賽收官戰上演關鍵對決,在戰勝韓國U22之后,中國U22男足只要贏下烏茲別克斯坦,就能捧得本屆“熊貓杯”冠軍獎杯,但安東尼奧進行了大幅人員輪換,且陣型不變,一貫的反擊策略加之前場創造機會能力不足,讓球隊全場比賽只有1腳射門。而替補上場的汪士欽在出場不到10分鐘后因為一次不冷靜的犯規直紅離場,更讓10人應戰的中國隊最終只收獲一場0比0平局,拿到賽事第二名。
本場比賽安東尼奧進行了大幅人員調整,首發較上場比賽更換9人,僅劉浩帆、賀一然繼續出場,包括吾米提江、汪士欽、胡荷韜、木塔力甫、徐彬、拜合拉木、王博豪在內,前兩場首發的球員均坐上了替補席,但球隊的陣型依舊是532。
整場比賽,雙方都相對保守,創造出的威脅也是寥寥無幾,場面略顯枯燥。U22國足有過中場斷球以及利用對手失誤形成幾次反擊機會,但后續的把握都稍顯不足,而烏茲方面同樣有過前場4打2猶猶豫豫錯失射門良機的場景。
本場唯一的情緒高點,可以說就是那張意外紅牌的出現——下半場,安東尼奧相繼換上了前兩場主力球員,但汪士欽登場后不到10分鐘,就在對抗中情緒失控推倒了對手,被主裁判直接出示紅牌罰下。這一沖動舉動徹底打亂了安東尼奧部署的節奏,畢竟此前教練組剛完成大規模輪換,汪士欽的登場本是為了增強中場活力,卻因缺乏情緒管理能力讓球隊陷入被動。根據統計,這是汪士欽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張紅牌,對他個人而言,這張紅牌是職業成長的警示,年輕球員的拼勁和血性需要用對地方。

此后10人應戰的中國隊不得不收縮防線,原本532的戰術打法就已經很保守,少一個人之后,面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反攻,幾乎只能勉強招架。第85分鐘列杰巴利耶夫的頭球擊中橫梁,算是雙方為數不多的真正威脅。而U22國足全場唯一的射門,還是在木塔力甫登場之后,第87分鐘他的一次任意球直接打門形成的。
比賽的整體數據,中國隊并不好看,也再次暴露了短板:進攻端缺乏有效串聯是最直觀的問題,中場與前場的銜接頻繁脫節,面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密集防守,既沒有精準的直塞球撕開防線,也缺少邊路傳中的質量保障,進攻效率堪憂;防守端雖頂住了壓力,但局部協防漏洞明顯,烏茲多次通過邊路突破后形成傳中,但對方前鋒把握機會能力也的確欠佳,否則比分恐怕已被改寫。
當然,“熊貓杯”作為友誼賽,主要是為了練兵,安東尼奧在此次賽事中,三場比賽有兩場是幾乎同樣的人員,第三輪比賽大幅輪換,也讓替補球員得到了出場機會。在不同的對手身上,嘗試了同樣的陣型和戰術,也得到了1勝1平1負的不同結果,這也為明年U23亞洲杯積累了寶貴的陣容磨合經驗。

賽后談及末輪的大規模調整,安東尼奧解釋稱“是為了給隊員更多的機會”,他希望借此考查更多球員,“給他們機會上場比賽進行試驗,看他們能否應對。”安東尼奧強調,U23亞洲杯正賽,他需要的是能力優秀、理解團隊需求、身體狀況良好的球員,“身體狀況是很重要的,我們指的是身體達到最佳狀態。再看看我們對手,調整后續方向。”
縱觀整屆“熊貓杯”,1勝1平1負的戰績雖不耀眼,包括錯失冠軍也顯得遺憾,但安東尼奧顯然練兵的傾向更重,在他心目中,考查球員的價值重要過獎杯本身。首輪0比1不敵越南暴露短板后,次輪2比0力克韓國展現韌性,收官戰十人逼平烏茲別克斯坦則需要吸取經驗教訓。

第二輪戰韓國,在沒有王鈺棟的情況下,球隊打出了出色的進攻配合,拜合拉木的綜合能力凸顯。第三輪面對烏茲別克斯坦,蒯紀聞的前場拼搶、楊希的邊路突破、欒毅的穩健撲救等也是亮點,一批年輕球員在高強度對抗中逐漸褪去青澀,發揮出了自己本身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安東尼奧在堅持532陣型的框架下,不斷地進行同位置不同球員的靈活調配,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隊中球員和目前戰術的適配度。
2025年的“熊貓杯”征程已落幕,這支U22國足當然也從比賽中收獲了成長,也看清了自身在進攻串聯不足、防守協防上的問題。對安東尼奧的教練組而言,如何強化球員紀律意識、優化戰術細節,將是后續工作的重點。對一支年輕的球隊來說,把賽事中的經驗與教訓轉化為進步動力,才能在未來的U23亞洲杯等關鍵賽事中扛起重任。


編輯 | 搞快點 圖片 | 視覺中國 動圖 | 央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