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王鏡宇報道 2021年全國U17男女籃決賽近日在山西長治和河南漯河結束,青島國信海天隊與湖南U17隊分獲冠軍,后者由雅禮中學球員組成。體教融合持續推進,此賽事為U17體育和教育系統隊伍提供了同臺競技的寶貴機會,兩種培養路徑的隊伍都傾盡全力、展現特色。
↑青島國信海天U17隊合影
這項賽事由中國籃球協會和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聯合承辦。根據統計,參與男子預賽和女子預賽的隊伍數量分別為47支和24支,其中由教育機構選派的隊伍分別是19支和9支,比例大約為40%。進入最終決戰階段的男隊和女隊各有16支,當中來自學校的隊伍分別是6支和7支。
青島國信海天隊贏得男子最高榮譽,這支隊伍屬于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下屬機構,并且是體育系統重點培養的青少年隊伍。自從國信集團于2017年掌控青島俱樂部以來,顯著增加了對后備人才培養的資源配置,2019年更是聘請了CBA傳奇人物徐長鎖參與球隊梯隊管理工作。徐長鎖執掌帥印僅兩年時間,就帶領球隊首次問鼎全國U17賽事冠軍,為俱樂部譜寫了一段嶄新篇章。
徐長鎖長期從事籃球青少年培養工作,他透露青島國信U17隊伍能迅速獲得顯著提升,關鍵在于企業集團和俱樂部的關注以及周到的支持服務。他舉例說明,自己接手工作后,參賽選手每日的飲食開銷由六十元增至一百元,年輕運動員的營養狀況因此得到改善。此外,隊伍還實施了條理清晰且要求嚴格的鍛煉方案。這個團隊在每周的周日會放假,周四上午則安排了文化課程的學習,其余時間每天都會進行上下午的常規訓練,晚上還會額外增加一個小時的投籃練習,整體平均每天會投入大約六個小時進行訓練。
↑青島國信海天U17隊捧得冠軍獎杯
徐長鎖表示,周四上午的集體學習內容涵蓋了籃球理論、英語課程、行為規范以及中華傳統文明,教授的是孩子們未來從事籃球相關活動時需要掌握的技能。他認為,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孩子們將來能夠借助籃球獲得穩定收入。現階段已經組建了三支隊伍,計劃未來擴充至五支。這些年輕人年滿十七至十九歲時,將根據能力進行分類安排,能力出眾者會被推薦至俱樂部的一線隊伍或相關團隊,而能力普通些的則有機會進入與俱樂部有合作關系的體育類學校繼續深造。
徐長鎖談到,青島國信海天俱樂部梯隊首要任務是栽培優秀籃球選手,例如此次在決賽中貢獻24分、拿下12個籃板的楊瀚森,他具備成長為職業選手的潛力。
這次U17男籃半決賽,CBA聯賽冠軍廣東宏遠隊的U17隊伍敗給了清華附中男籃。前年星火杯賽事上,他們同樣不敵清華附中隊伍。廣東宏遠青年隊主教練曲紹斌透露,此次廣東隊的目標是奪冠,輸給清華附中隊伍確實令人惋惜。從全局角度看,此次賽事大體上展現了該年齡段頂尖水準,超過九成的適齡杰出選手悉數到場,僅浙江等個別隊伍中極少數2004年出身的精英選手尚未參與。

↑曲紹斌
曲紹斌覺得,學校里那些實力強的隊伍已經很強了。學生球員在場上表現得特別沉穩,顯得很成熟,這讓職業隊的球員都自愧不如,這件事讓他印象非常深刻。曲紹斌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賽的機會是一個關鍵點。自從全國U17比賽這類原本屬于體育系統的賽事也開始讓學校隊伍參加后,那些實力好的學校隊伍參加比賽的機會就變多了。一些隊伍每年要參加省市級和全國范圍內的競賽,總數能達到五六十場。而像廣東宏遠青年隊這樣的隊伍,則只能參與體育系統組織的賽事,一年大約只有一二十場比賽。這種參賽頻率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雙方在實戰經驗上的懸殊。曲紹斌對此有明確分析:體育系統的隊伍缺乏實戰機會,教育系統的隊伍則缺少系統訓練。
曲紹斌指出,學校隊伍實力增強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才選拔上的好處。曲紹斌負責宏遠青年隊已經很多年了,這幾年他在選拔人才時注意到家長們普遍擔心的是:假如孩子到你們這里參加訓練,學習的事情會怎樣處理?有些家長直接告訴他,清華附中、沈陽二中等籃球特色學校也相中了這些孩子。因此,廣東宏遠隊也加強了體育與教育的結合,從2019年起就和廣東省實驗中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去年全國U15男籃賽事中,廣東省實驗中學隊取得了冠軍頭銜。

↑廣東省實驗中學男籃
我們始于一九年首次招收初一年級學生,如今這些學生出生于零六、零七、零八年。他們白天在校接受教育,放學后由廣東宏遠的專業隊伍負責指導訓練,其中幾位后衛球員展現出相當出色的天賦,從成長潛力角度分析,他們或許比宏遠梯隊中零四、零五年出生的一些隊員更具優勢,曲紹斌這樣表示。
進入男籃四強的隊伍里,清華附中和北京四中是兩支實力強勁的普通中學代表,其中清華附中在國內高中籃球界的統治力有口皆碑,北京四中則通過體教結合的方式獲得了顯著進步,北京四中籃球隊總教練李冰表示,與西城體校的聯手讓球隊獲得了更多比賽平臺今年三月份至今,隊伍的比賽接連不斷,孩子們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場上掌控球權的能力因此顯著增強。
北京四中籃球隊的學生和普通班級的學生一同參與課程,學校在學習方面要求嚴格,每天放學后從四點十五分到七點,是球隊進行訓練的時段,與普通學生不同,籃球隊員在體育課上會完成作業,或者向老師咨詢文化課方面的疑問。
李冰指出,由于訓練時長不及俱樂部隊伍,學校球隊需要著重提升訓練成效,球員在籃球技能上的進步基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目前,齊麟、祝銘震和王泉澤等球員已入選最新一期國家隊集訓名單,他們均來自北京四中,該校向高水平隊伍輸送人才的比例,甚至超過了多數CBA俱樂部。北京四中籃球隊現在有五名教練,一名負責體能訓練,師資力量比以往強很多。
中國籃協方面指出,當前體育系統仍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渠道,教育系統的作用也日益凸顯。部分參加比賽的體校和俱樂部普遍提及招生困難,癥結在于家長對體校及俱樂部的人才培養方式存有疑慮,擔心孩子若未能進入專業隊伍,將來在社會上難以獲得理想職位。許多家長覺得,孩子拿到綜合性大學的學歷,找工作機會會更多,對女孩子來說更是這樣。U17女籃比賽中,普通學校在前幾名中表現更好,這也反映出家長的決定。

5月5日,清華附隊的教練張濤在場邊觀看比賽,他是右邊的第二個。當天,在湖南株洲舉辦的2021“星火杯”青少年籃球精英賽冠亞軍決賽中,清華附隊以78比77的比分擊敗了浙江稠州隊,贏得了冠軍。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提供了這張照片。
趙俊杰主任談到,借助體育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會促使一些學校實力較強的隊伍參與全國U級賽事,并與體育系統內的隊伍進行互動和比拼,這對學校籃球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中體協舉辦的比賽也會增設中職類別,將逐步向體校敞開大門。
學校隊伍眾多,實力差異明顯,全國賽事規模不大,導致許多學校隊伍無法參與區域賽和全國賽。當前學校籃球發展情況下,中體協正推動賽事體系化分層分級改革,并切實支持體教結合。體育和教育相結合需要一個全面規劃,不能簡單拼湊,學校與體育院校的隊伍適合在哪個層面結合,也需要通過比賽逐步探索。所以我們打算先從星火杯這類邀請賽開始,慢慢尋找合適的結合方式,再全面實施,分階段讓更多體育系統的隊伍參與教育系統組織的比賽,真正加強籃球項目的體育與教育融合,趙俊杰這樣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