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國內的足壇環境,跟20年前何其相似!經歷了反假球賭球的重拳整治,經歷了國足世預賽的飲恨出局......
在2027年之前,國足已經沒有任何大賽要參加,不管誰當主帥,都可以在沒有任何硬核指標之下,輕松拿到一年多的薪水!

但是,長期以來,在足記傳媒的引導之下,國內對足壇的輿論早已處于極度非理性的狀態,也根本無法客觀看待國足主帥任何個性化安排與決定,更無法理解接受國足在成績上出現任何的波動與失利。
即使這一次足協愿意承諾給予新任主帥4-8年,期間保證不換帥,我也不希望高洪波再次出山。

因為,一旦亞洲杯出現國足無法小組出線的情況,無論是足協還是體總,都鐵定頂不住各方對足壇的習慣性施壓,換帥自然就是板上釘釘的事!高指導已體會過一次當岳武穆的滋味了,又何苦再當第二次呢?
其實,比選帥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名優秀的國字號技術總監!這對于技戰術能力不太高,又缺乏清晰且穩定建隊思路的國字號球隊來說,非常重要。這是選帥的前提,只有堅定地按照自身風格特點,尋找與之匹配的主帥人選,才能避免每次國足失利后總要推倒重來。

無論主帥是誰,一個國家的足球風格與特點都應該有著自己永恒不變的特色;無論是否換帥,任何國字號球隊都應該有自己清晰的建隊思路與用人標準。
如果連國字號這些常規工作,都要等新主帥確定后才開始,那絕對是足協不負責任的懶政,或者存在認知性錯誤!

上次是442菱形單后腰,下次就變成4231雙后腰,再下次也許就變成541/532;上次學東歐風,下次學西歐風,再下次學南美風;試遍所有陣型,學遍所有國家,最終結果也是......
燒香拜佛盼名帥,守株待兔等餡餅!

一支連自身特點與方向都不清晰的國足,最終由哪位名帥來執教,真有那么重要嗎!
邯鄲學步,爬著回國的笑話,是時候該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