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U23亞洲杯預選賽,安東尼奧的球隊壓力顯然很大。
首輪一球小勝東帝汶,這一結果就已經讓人很不滿意了,畢竟在同組還有澳大利亞,尤其是他們在首輪就刷出超過10個凈勝球的情況下,03國青的首輪表現和成績顯然不能讓人滿意。
然而在第二輪開始之前,澳大利亞再次大勝東帝汶,凈勝球直接來到了20個,從這個角度來說,03國青指望追平凈勝球,已經是極其困難的事情了,但球隊上下終歸需要一場大勝來提振士氣,從而在第三輪和澳大利亞的直接對抗之前,積攢出足夠的信心。
可惜的是,哪怕對手是北馬里亞納群島,03國青打得依然困苦。

面對這樣一支魚腩,安東尼奧還是在戰術思路上做出了針對性的改變。
開場之后,中國隊全面前壓,對手也沒有什么控球能力,這讓中國隊很少呈現無球階段的站位,但在有球的時候,你還是可以輕松看到中國隊擺出了雙前鋒:

這是一個正確的針對對手的思路,通過傳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對手球員身高較矮,體格羸弱的弱點,關鍵就在于,你該如何高效地展現自己的思路。
開場的第一次進攻,中國隊就完成了破門,但越位在先:

其實,這一球的傳球線路很不錯,速度足夠的同時,線路處于后衛和門將之間,能力不足的后衛不敢輕易伸腳,門將也不敢輕易出擊。
而且此球未算,中國隊在此后也打出了中路的突進:

雖然沒有打成,而且面對541的防守思路,這樣的進攻在開場注定效率有限,但這也是一個可以使用的思路,在中路輸出一些壓力,邊路起球的時候就有機會更從容一些。
而且在之后的定位球環節,中國隊也形成了清晰優勢:

這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開局表現,但在這之后,中國隊的進攻效率就開始明顯下降了。
首先,就是左邊路的傳中質量并不高:




其次,就是在45度角明明就有空間的情況下,可以早早利用到門前的體格優勢的時候,偏偏硬要選擇下底。
在如此糟糕的場地條件下,技術好的球員都有可能出現失誤,更不用說本來就呈現出腳法就比較一般的左邊路了:


而在比賽第13分鐘,這次45度角的傳中就打出了威脅:

多打一些這個方向的傳中,對手的陣型就勢必要彈出來,此后再去下底,也會給對手帶來更多的防守選擇上的困難,然而此后的中國隊還是選擇一意孤行,所以進攻質量相當一般,而且左路如此,右路甚至連起腳都沒有打出來幾次:


所以在這種低效進攻所導致的急躁情緒下,中國隊甚至開始從后衛線送出長傳,在線路和軌跡直沖門將的情況下,這更不是一個好主意:


所以就是在這種進攻效率下,中國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直至上半場末段,球隊才逐漸利用到了對手體能下降、強度下滑的問題,從而在上半場末段打出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而更有趣的是,第一球來自于空間已經很大的中路突破之后的補射:

從這個半場來說,中國隊的表現顯然相當一般。
雙前鋒是正確的,但邊路進攻的效率過低,球員也缺乏自主判斷的能力,只顧執行戰術職責,卻看不到自己的底線方向的效率過低,根本無法給對手的中路帶來足夠的壓力。
縱使肯定是追不上澳大利亞的凈勝球,中國隊同樣需要一場大勝,從而在和其他小組第二比較時,積累足夠的凈勝球。
所以在半場回來之后,除了進一步提高強度之外,安東尼奧直接換上了王鈺棟,這一點讓中國隊的左路進攻直接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輸出威脅的方法也終于變得多種多樣了。
于是下半場回來,中國隊就將比分快速擴大:


進入北馬里亞納群島球員的體能枯竭期,也就是60分鐘之后,他們的防守能力直接歸零,這讓中國隊的進球紛至沓來,從而在本場比賽打出了兩位數的比分:








從最后的結果來說,03國青的表現還算可以,但從過程上來說,顯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可能也確實很難改進。
安東尼奧擺出雙前鋒的情況下,教練能做的也就如此了,所以上、下半場的戰術并無太多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球員的個人能力,這讓上、下半場的進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模樣和結果。
說白了,就是這么簡單。
然而,王鈺棟等人在此前是05國青的成員,比適齡要求還要小兩歲,而適齡的03國青球員大部分都沒能在中超聯賽站穩腳跟,所以就是在青年隊到一線隊過渡的這個最關鍵的階段,當年那支亞青賽的球員們發展并不順利。

當然了,即便對手非常弱,你指望這場比賽打對手19個,從而追平澳大利亞,那也是一件概率很低很低的事情。
即便王鈺棟首發,讓上半場就有下半場的效率,那么到了下半場也不見得能打對手9個了,所以首戰沒有打出高效,就注定了目前小組第二的結果。
這樣一來,中國隊想要盡量鎖定一個穩妥的出線名額,就需要在澳大利亞的身上打出分數了,雖然要在如此糟糕的場地條件下。
難度當然非常大,但當年能帶領03國青和韓國隊拼一把的安東尼奧,應該在最后一輪證明自己和球員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