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5日足球日報晚,本屆熊貓杯第二輪上演了一場令中國球迷無比關注的比賽,中國U22男足坐鎮主場迎戰韓國U22隊。

賽前,大家都以為,U22國足必輸無疑,可萬萬讓人沒想到的是,國足卻破天荒地以2:0拿下韓國隊,而且贏得非常輕松。這場2:0的勝利之后,容易滿足的中國球迷自然是歡欣鼓舞,仿佛過年一樣快樂。而一向不可一世、看不起中國隊的韓國球迷卻瞬間感覺臉上無光,仿佛被人打了臉一樣沮喪。
這場2:0比賽的賽后,韓國媒體xportsnews在戰報里竟然附上了“震驚”,“恥辱”這樣的字眼。該媒體做出了如下表述:這是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韓國足球遭遇了一場難以置信的慘敗。中國隊展現出了頑強的斗志,憑借快速而有條不紊的配合,攻入兩球,最終取勝。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回望中韓足球過往的交鋒史,中國足球確實長期處于下風。過去幾十年間,雙方在各類邀請賽、預選賽中相遇幾十余次,中國隊勝績寥寥,甚至犯了“恐韓癥”。韓國足球憑借成熟的青訓體系,總能涌現出技術扎實、配合嫻熟的新星,這讓他們在亞洲青年足球賽場長期保有優越感,也讓部分韓國球迷和媒體形成了“穩贏中國隊”的思維定式。
近年來,隨著中國足球青訓改革持續深化,校園足球普及、海外留洋計劃、職業聯賽青訓梯隊建設多管齊下,U22國足這批球員已經嘗到了改革紅利。他們在這場比賽中展現的“頑強斗志”與“快速配合”,絕非靈光乍現的偶爾爆發,而是長期系統化訓練的成果。韓國媒體眼中的“難以置信”,恰恰暴露了他們對中國足球的刻板印象。

足球比賽本來就沒有永恒的強者。韓國足球曾經憑借拼搏精神贏得尊重,但將一場正常的失利卻定義為“恥辱”,反而顯得格局狹隘,過于傲慢,頗有點輸不起的感覺。而中國球迷的歡欣鼓舞,也并非源于“戰勝韓國”的情緒化宣泄,而是看到了青年足球成長的希望。而這種希望,遠比一場勝利更值得歡欣鼓舞。
總之,這場2:0比賽,一舉打破了國足幾十年來“恐韓”的心理魔咒。當然,一場勝利不能完全掩蓋國足的問題,與日韓足球相比,中國足球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此刻,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青訓、尊重規律,中國足球還是很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