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冠主場1比3不敵首爾FC,看臺上那面“亞洲之巔”的巨型TIFO,與場上比分形成殘酷對比。
當上海海港在中超賽場實現三連冠偉業(yè),球員們在彩帶飄揚中捧起火神杯時,亞冠賽場上的他們卻遭遇了另一番景象。僅僅三天后,同一批球員在上海浦東足球場1比3輸給首爾FC,吞下亞冠小組賽第五場敗仗。

中超霸主在亞冠賽場竟5輪僅積1分墊底東亞區(qū),成為本賽季亞冠表現最差的中超球隊。這種強烈反差揭示了中國足球一個長期無解的痼疾——“窩里橫”。
01 輝煌與尷尬:雙線之間的天壤之別
上海海港剛剛在中超賽場成就三連冠偉業(yè),證明了自己在中國足球領域的頂尖地位。球隊本賽季引進多名新援,加上年輕小將的出色發(fā)揮,構成了冠軍陣容的堅實基礎。

主帥穆斯卡特始終堅持積極向前的壓迫打法,即使失去奧斯卡和巴爾加斯等核心外援,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戰(zhàn)術理念。
然而亞冠賽場都是另一番景象。1比3不敵首爾FC后,海港跨賽季亞冠不勝紀錄已擴大到驚人的10場——2平8負,上次贏球還要追溯到去年11月。

更令人失望的是,海港本賽季亞冠5戰(zhàn)僅1平4負,排名小組墊底。作為中超冠軍的他們,竟成為東亞區(qū)12支球隊中表現最差的隊伍。
02 實力斷層的背后:外援依賴與輪換困境
與首爾FC一役,海港隊的輪換幅度令人咋舌。萊昂納多、加布里埃爾、古斯塔沃等外援全部缺席,蔣光太也不在陣中。球隊幾乎是以半主力陣容迎戰(zhàn)。
媒體人丁旭點出關鍵:“缺少了萊昂納多、加布里埃爾、古斯塔沃,梅倫多又是替補出場,上海海港的整個進攻幾乎癱瘓。”

這暴露了海港隊乃至中超球隊的共同軟肋——過度依賴外援。當核心外援無法上場,整個戰(zhàn)術體系即刻癱瘓。
反觀對手首爾FC,派出包括林加德在內的主力陣容,最終這位前曼聯球星交出了2射1傳的完美成績單。
03 體系性落后:中超與亞洲頂級的真實差距
海港的困境并非個例。本賽季亞冠,中超三強上海海港、成都蓉城和上海申花排名倒數前三。

這一令人沮喪的現象背后,是中國足球與亞洲頂級水平的體系性差距。
當代表中超最高競技水準的三強在亞冠賽場同時淪為東亞區(qū)墊底三隊,雙線作戰(zhàn)的深層次矛盾被徹底暴露。
戰(zhàn)術體系的落后尤為明顯。日亞冠日報韓球隊擁有成熟且清晰的技戰(zhàn)術體系,從青訓到一線隊,戰(zhàn)術理念一脈相承。
而中超球隊的戰(zhàn)術體系往往是圍繞幾個核心外援搭建的,甚至“外援即戰(zhàn)術”。
這種體系落后在數據上得到體現。根據亞足聯最新技術報告,中超球隊在亞冠的高強度跑動距離場均比聯賽少1.2公里,沖刺次數下降17%。
04 結構性問題:賽程沖突與戰(zhàn)略選擇
賽程設計的致命沖突加劇了雙線作戰(zhàn)的難度。亞冠關鍵階段(9-11月)恰逢中超爭冠沖刺期。
然而,中足聯拒絕調整賽程,迫使球隊為聯賽留力。申花、蓉城亞冠首輪領先時主動換下主力,導致被逆轉-。

與東南亞足協的靈活支持相比,中超管理層的不作為更加明顯。泰超、馬來超足協主動為亞冠球隊調整聯賽日程,如柔佛新山獲9天休整備戰(zhàn)申花。
面對兩線作戰(zhàn),俱樂部不得不做出殘酷的利益取舍。一位媒體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實的權衡:“國內爭冠收益(冠軍獎金+商業(yè)價值+亞冠名額)>亞冠出線風險。”
海港主帥穆斯卡特曾直言:“中超占比8分,亞冠最多2分”,這種心態(tài)在中超俱樂部中頗具代表性。
05 前路在何方:破局需體系重構
面對困境,中超球隊需要找到切實可行的破局之道。調整戰(zhàn)略定位是關鍵一步。
“以聯賽為本,亞冠為最高歷練副本”的定位,是合理且實際的。
中超主管和服務機構應為中超頭部球隊提供全方位的亞冠便利,包括優(yōu)化賽程排序,降低亞冠比賽周前后球隊的聯賽競爭壓力。
這不僅僅是調整賽程,更包括引援、歸化等方面的支持。泰國和馬來西亞足協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表率。
對于俱樂部來說,則應該改變觀念,摒棄“重內卷輕亞冠”的思維。

全國的球迷、輿論應該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堅決反對和抨擊那些只滿足于國內爭奪一個冠軍、看輕亞冠的俱樂部。
更現實的是,亞冠成績直接關系到中超在亞洲的排名和未來參賽名額。
亞足聯確認,下一個賽季(2026/27賽季)中超的亞冠參賽名額再次被削減,變?yōu)椤?+1+1”。
如果這個趨勢持續(xù),中超被馬來超、越南聯超越,最終徹底無緣亞冠精英聯賽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三年前,海港球員在更衣室里傳閱著前輩們2016年亞冠八強的紀念畫冊;明年,當他們再次踏上亞冠賽場,看臺上依然會有“亞洲之巔”的旗幟飄揚。
那條通往亞洲之巔的道路,布滿了幾代中國足球人的夢想與遺憾。看臺上的巨幅TIFO依然會飄揚,但中國足球不缺宏愿,缺的是抵達的路徑。
外戰(zhàn)之痛
內戰(zhàn)稱雄何足夸,外戰(zhàn)折戟痛心扉。
若破窩里橫行咒,筋骨重鑄待來期。
